国师曲速归来(74)
“先别狂啊,你听起来像个中二病!”褚襄扶额,“不过,这一回倒真是困了就有人送枕头,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啊!”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他们是看不那么透彻的,晋国女主在位这是明晃晃的表面现状,稍加引导,很简单就能引向一个有力的舆论方向。
——还在阻止你家的女孩上军校/进工厂/读书识字吗?看看我们的敌人,他们虽然是女主在位,但是对我们造成了多大的威胁呀,女人连国主都能当,你干嘛和钱过不去,非得逼你的女儿回家啃老呢?
晋国集结大军的消息没有被封锁,相反,褚襄让顾临之交代下去,一定要大肆渲染紧张气氛,弄得人心惶惶那种——好日子快到头了,如果你们还不努力,眼前这个生活舒适的新唐国就要完蛋啦!
官方掌握舆论就有这么点好处,虽然顾临之没做假消息(那太不符合职业道德),但他可以渲染气氛啊,他手底下有几个相当厉害的撰稿人,《唐国周报》的专题特刊很快刊印了出去,火速发往全国,上面详细介绍了晋国如今的状况,以及为什么要与我们开战等等等等情报。
南境去年面对了蝗灾,不是所有国家都顺利度过了一个饥饿难耐的东天的。
与此同时,作为对晋国大军集结的回应,第一批军校特训生进入军队,被迅速调往边境。
“神仙哥哥!”
卢渊相当惊喜地打开门,褚襄正在屋里等他,听到这个称呼,褚襄嘴角抽搐了一下。
兴奋过头的新晋指挥官自己反应了过来,相当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赶忙站定行礼:“下官见过国师大人!”
第一批特训出来的军官中,最为出色的两个,便是卢渊与柳莺,柳莺进了银鹰的队伍,卢渊准备去往晋国边境。
褚襄是特意来看他的,这小子算是他在街上捡到的,一年不到的光景,从瘦巴巴的芦柴棒变成了英俊威武的年轻军人,但他还是太小了点,连十八岁都不到,褚襄却要把他送到战场上去。
但是蓝珏手下没有太多的将才了,年轻的新唐国没有多少老将可以拿来直接用,他过去的辉煌战绩全都是亲身上阵,如今一国之主该有一国之主的职责和岗位,所以褚襄没有办法,他必须缩短第一批军校生的学习生涯,早早把他们送上前线。
卢渊对此充满了期待,所以褚襄把自己的愧疚藏得很好。这里到底不是那个星空,他们在这权力的漩涡里挣扎求生,实属不易,他不管多么不舍得,都不可能等到这些年轻孩子过完成年生日,现在讲究不了那么多,只能一点一点来。卢渊对这些一无所知,他并不知道在另一个时空里,他这个年纪的孩子需要上高中,每天面临的最大灾难就是作业太难,与他在黑煤窑的经历比起来,在唐国他获得了新生。
柳莺亦如此,所以这一批的年轻孩子们对唐国的热爱无可比拟。
本来卢渊以为是有什么紧急军情,要在出发前交代,谁知褚襄拉着他,就单纯问了些家长里短,比如吃得怎么样啊、训练累不累啊、要去打仗害怕不害怕啊……说到后面,进门的蓝珏面色阴沉,相当恐怖地臭着一张脸看他们。
卢渊简直如坐针毡,抓住空隙,道:“下官仍有军务需要在出发前准备,所以……”
开玩笑,和神仙哥哥说话很好,但后面站着一个如狼似虎的国主,这压力太大了,比上前线的压力大多了!
瞧着卢渊关门走人前那个恋恋不舍的眼神,蓝珏感觉自己头顶气得冒烟。
“本王忙得都没时间吃饭,国师倒是有闲情雅致在这儿……这是什么?还品茶?”
就算是一国之主,也并非完美的人,蓝珏最大的缺点可能就是……唐国国主牌老陈醋,够劲儿,味足,后劲持久,随时发酵。
总之这趟军校慰问之行,褚襄是扶着腰被搀回去的。
……
打仗是国家需要操心的事儿,今年除了应对忽然抽风的晋国,其他人的生活该过还是要过,而且,竟然没什么太大影响似的。
“嗨呀,还是新国主好哦。”虽然过去是东唐国人,但身强力壮的村夫很快就成了蓝珏的忠实拥护者,“要打仗哩,俺原本天天做噩梦,梦见抓壮丁,嚯,咱国主说让咱好好种地,不抓咱去前线,俺虽然长得壮实,但真干不来种地以外的活计哇!”
他的同伴嗤笑:“你就是胆子小,一吓就破了!”
壮汉哼了一声:“咋了,俺就胆小不中?咱褚国师讲了,这叫‘术业有专攻’,俺不会打仗,俺会种地啊!俺今年产量铁定比你多一倍!”
春耕已经播种完毕,今年水土不错,还算风调雨顺,既没有闹水灾,也没有再来虫害,唯一的问题是——
“今年田里好多大老鼠,不知道这玩意儿能不能吃啊,我看个头可大了……”
一个种庄稼的村妇呀地尖叫了一声:“吃?一个老鼠从我脚上跑过去了!吓死个人咧!”
“可去年那帮虫子不都吃了吗?听说都城的顾大人还给卖到帝都了,帝都的贵族都可爱吃‘百虫宴’了,要不然我们去年哪来银钱买粮食?你当那些粮食都是帝都救济的?呸!”说话的农夫狠狠地啐了一口,“那帮子官老爷,才不会管我们死活呢,咱们也就是碰上了咱国主,心里惦念咱们一口吃食。”
“可这老鼠不能吃吧?要不,还是下点夹子,先打死吧。”
村里来了新的机关术士,说是没考上科学院,但是被分配到本地搞“农业科技”,他弄的捕鼠夹子简单好用可以回收再利用,还比老鼠药效果好。
“成,吃完饭我给胡大人送一箱鸡蛋去,让他再给咱们做些新的夹子……”
开医馆的老大夫觉得哪里不太对,今天已经第十三个被老鼠咬伤的病人了,今年怎么会闹起了耗子来?
“老师,老师!”他的学生从后面急匆匆跑来,“午间来的那几个病人,现在突发高热,呼吸困难,有一个体质弱的已经开始咳血了!”
“什么?!”
老人家大惊失色,冲到屋后,片刻后老大夫迅速跑出去:“不好,大事不好,快找人去,速速上报,这不是普通的伤患,这怕是要闹瘟疫啊!”
其中一个病患挣扎着爬起来,高烧烧得神志不清,嘴里胡乱嚷起来:“都是那帮外地商队,我瞧他们贼眉鼠眼,八成是耗子精变来害人咧!他们没来的时候,我没瞧见咱这儿有这种尾巴这么长的灰老鼠哇,咱们本地耗子可不长这……”
“你再说一遍?”老头也不顾传染了,一把扯过那个病人,“外来商队和老鼠有什么关系,你给我说清楚!”
此时,已有一份关于东边村镇鼠患异常的消息递到了都城国主的案头,但比起晋国虎视眈眈的军队,这点鼠患好像不是很能引起重视。
但替蓝珏看奏折的褚襄心思一动,把这份草草写成的报告抽了出来。
“谢知微,我记得你扫描过,还建立过唐国的基础生物资料库,你看看,这上头讲的这种长尾鼠,是唐国东边本地的产物吗?”
第77章 第七十七章
这次从星际重回此世, 褚襄早已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加客观整体的判断,在他没来之前,这里虽然动乱,但距离文明的质变其实只差临门一脚,机关术为代表的传统科学技术遍地开花,反抗旧贵族的人们虽然沉默,但绝不软弱, 火炮已经是城防体系的常备力量, 更别说民间还流行玄学——占星术, 褚襄虽然不理解其运作原理, 但从曲凌心的某些判断来看, 并非纯粹迷信。
所以,这里的卫生防疫水平以及普通民众的健康知识水平, 其实是比褚襄最初估计要好的。
“不管如何, 民间的官员没道理放任鼠患横行, 这不可能是自发的。”褚襄笃定, “大夫们是知道鼠疫的, 早年帝都附近庄园还曾经从南境引入捕鼠蛇,以生物链来克制田间鼠患,这一年来顾临之那帮撰稿人还学会搞健康医学栏目专版了, 我知道几个军医系的小孩天天帮他们写稿, 本地的短毛鼠大家早都认定是一害了, 该打的都打没了, 这种怕是属于外来物种。”
得出这一结论的并非褚襄自己, 老大夫姓徐,原本是东唐国都一名宫廷医官,蓝珏统一了唐国之后,虽然没有对这些医官动手,甚至提高了他们的待遇,但徐老还是选择了辞官回乡——他看不惯蓝珏让女人来从医。
“赤鸢营?”徐老每次喝醉都会说起来,“切……女人只能当军妓。”
但他的医术水平着实了得,当初走的时候,蓝珏还可惜了一阵子,这是东唐第一位正正经经提出防疫理论的老医官,甚至为景荣翰处理过好几次爆发起来的时疫,这位老人年轻时也曾雷厉风行,时疫闹起来,说隔离立马调兵去镇压,几次成功阻止疫病爆发,这才使得瘟疫隔离治疗这一做法成为了基本常识,已被各国广泛认可。
老头要求,他留下可以,但必须解散赤鸢,蓝珏二话没说就否了,自持甚高的老医官当时惊讶得不得了。
还是褚襄劝慰了蓝珏:“学术水平不代表人品水平,有得是才华横溢但思想迂腐甚至不堪的人,您也不必感到费解,与其强留下来,不如放老人家随意吧,也许回他家乡去,还能教出几个继承人。”
徐老不顾学生们的阻拦,亲自跑到了田里去,他不耐烦地把几个试图搀扶他的学生打发回医馆去监看病患。
“去去!”老人家活像赶苍蝇,“都给我盯仔细了,那几个被老鼠咬过的,还没出症状的,也都给我仔细看好了,记下来他们的症状和发病时间……还有,我上次说了,隔离服必须穿好才能进病患的房间,谁要是觉得热偷偷脱掉,看我拿你喂了老鼠去!”
“哇……老师您刚才自己还冲进去了……”一个学生嘟囔了一句,“您一把年纪,可经不得折腾,说我们之前,您自己先以身作则啊!”
老头气得脖子都红了,一脚把那学生踹进了河里。
“……咕噜噜……”水里冒起泡泡,不大一会那学生抱着一尾不断挣扎的鱼浮上来,“老师,您看这是什么?”
唐国有很多细河流,大一点的大河伸出枝丫般的支流,细密缠绕,很多小河就是两个村镇的分解,这边归你那边归我。河流太密集的地区不是很适合大规模种植庄稼,有了顾临之一手开通的商道,渔业重新在这里兴旺起来,除了有规模的饲养场,许多村民下河捕捉时令生鲜,鱼虾俱全,拿去集市都能卖上不错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