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耽美

在大秦当完美太子(334)

作者:无字惊鸿 时间:2023-12-30 11:14:21 标签:穿越时空 重生 历史衍生 爽文 朝堂 腹黑 无CP

  就古代这种原生态的农业研究模式,一千年下来科研进展也就那样。

  很多朝代根本不研究这个,农具等物品的发明进步全靠平民哪天灵机一动想出新主意。完事之后要等到朝堂推广也不知道得等猴年马月,全看周遭能不能出个负责的父母官。

  只要大秦官方足够重视这种研究,有国库资金支援、有先进的研究方法辅助,赶超宋朝指日可待。

  扶苏和父亲畅想了一下大秦千百年后农人一年四季都有收成的美好未来,想完还是要回归现实的。

  现在的情况就是大秦基本处在一年一收的状态,甚至为了养地两年一收。紫花苜蓿帮忙解决了养地的问题,如今大秦境内种一年休一年的情况已经非常少见了。

  但豆科植物只能固氮,作物需要的养料却不止氮肥。农事官还得研究出更多作物搭配种植的方案,好完美补上互相间的缺漏。

  会大量耗氮的就和豆科植物轮耕,会大量消耗其他元素的,就搭配其他能补充这个元素的植物。

  虽说秦朝的众人还不知道什么氮磷钾,可他们有非常原始且有效的辨别方法——那就是直接两两搭配在试验田里种植,看看哪两个搭配出来的效果更好。

  收成是最直观的,分辨不了元素,难道还分辨不了收成多少吗?

  而且两种作物轮耕还只是最简单的搭配,三种、四种都可以在后续不断尝试。大秦官田有的是,每片试验田也没必要划得太大,很够用了。

  古人研究出来的最佳种植搭配其实是四圃式轮栽制,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这种方式将田地划分成四份,分别种植四种作物,然后不断轮换。

  在四圃式之前,还出现过三圃式。但四圃式明显互补效果更佳,就是可惜出现得太晚了。

  华夏古代的先民种田时曾经和这种模式擦肩而过。

  在很久远的时代,农人为了旱涝保收,会在田地里种植多种作物,喜旱喜涝的应有尽有。一般是最出名的五谷,然后等到秋季时哪种作物收成好就吃哪个。

  这样的耕作方式十分原始,但它保证了一般情况下至少能有一两种作物丰收。无论遇到旱年还是涝年,都不至于因为种错了粮食而颗粒无收。

  要是遇到风调雨顺的年份,五种作物都丰收了,那就是五谷丰登。要是运气不好五种作物全部减产绝收,就是难得一见的大灾年,要死很多人。

  同样是种植多种作物,有的农人比较机灵,下一年种的时候会把不同作物的种子埋在和上一年不一样的位置。

  若是能保证五年下来位置都不相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那么地力就能得到极大的保留。

  不过五谷毕竟不是按照微量元素互补进行搭配的,这样的操作只能算是聊胜于无。好在五谷里有个豆科植物“菽”,至少能补一补氮肥。

  所以先民们的智慧也是很强大的,哪怕没有刻意去钻研过多圃式轮栽方法,也能跟人家沾上点边。

  大秦农事官不知道后世的这种轮栽法,但他知道农人将五谷同时种植的情况。这些东西都是相通的,动一动脑筋,可能什么时候就提前发现轮栽法的操作了呢?

  左右如今君上鼓励农业研究,只要能发现新式好用的耕作方法,就能得到大笔的奖赏,甚至干得好的还有封爵的机会。

  为了这些好处,农事官们卯足了劲地折腾新奇法子。

  骆越人说了,占城稻在他们那边挺多见的。所以现在取走的这一波就算全部被折腾没了也不心疼,再去骆越取就是了。

  要是能研究出最佳耕作方式,现在的所谓浪费都不值一提。

  搞研究哪有不投入成本的?

  只要君上不怀疑他们是故意捣乱就行。

  当始皇帝的王驾抵达濮阳县时,他收到了从九江郡(安徽)、庐江郡(江西)、南海郡(广东)和象郡(越南)发来的农事官奏报。后面两郡是后续增派的,为了扩充纬度范围。

  奏报厚厚一沓,是由于不同纬度区间都派遣了至少一个农事官过去。每人写一份奏报,就是很可观的数量了。

  泰山封禅之后天下三十多郡重新划分成了四十多郡,百越也正式置郡了。

  摇身一变的百越人对新的郡县模式很是稀奇,没因为不习惯而闹什么幺蛾子,大多还处在看热闹的阶段。

  ——先看看,要是郡县制损害他们利益那再闹也不迟。

  不过损害的利益也得看大秦带来了多少利益,只要有得赚,而且没踩他们底线,他们也不会被损害了一点点就立刻翻脸。

  因为百越很配合,南海郡的农事研究就比较顺利。甚至可以说是最顺利的,毕竟这里的气候最接近占城稻的老家象郡。

  对了,大秦将占城稻命名为了“秦稻”。

  反正它现在也没有名字,还不是秦人说叫什么就叫什么。秦稻一听就是大秦推广出来的,后人只要种它就得想起大秦的好。

  这么天才的主意自然是太子殿下想的。

  始皇帝点评:

  “太子惯会在这些方面讨巧。”

  扶苏则表示:

  “孤这都是为了帮父亲完成令大秦万古流芳的理想。”

  太子殿下这种操作大大启发了众人,各地很快涌现出许多以“秦”开头的好物。

  郡县乡里推广的牲畜骡子叫秦骡,之前广泛下发的官牛叫秦牛,西域商队找来的棉花叫秦棉……

  反正只要是好东西,而且是大秦官方推广的好东西,郡守们都很上道地给它改了个名。

  然后在请安奏折里明示暗示,向始皇帝陛下表功。

  始皇:……

  人家又不是和良稻一样没有名字,你们愣给人改了可还行。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有太子这么个家伙在,大秦好好的官吏都跟着学会阿谀奉承了。

  真是人心不古。

  始皇帝示意差不多就行了,以后不要什么都跟风。多做点实事比这些都要强,整日里钻研这个,他怕臣子以后就只惦记着歌功颂德了。

  始皇这就是吃了太正直的亏。

  改名字可不是闲得无聊,现在看着尴尬,过个千百年再看可就不一样了。

  寻常老百姓也不是谁都会去关注自己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事物,都是哪个皇帝哪个朝代引入推广的。他们只会习以为常地觉得这东西自古就有,难道不是本土原生的吗?

  哪怕是学历史的学生,也顶多知道什么汉武帝让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引进了很多好东西。

  具体有什么?不知道啊!

  这么多谁记得住?而且有什么好记的?我就知道一个葡萄。

  直到某天突然发现自己吃的大蒜石榴黄瓜等等一系列全是这个时期引进的,才会真情实感夸赞一句,汉武帝和张骞干得漂亮!

  可是如果名字里都带秦,那就大不相同了。

  老百姓会看着胡椒、番茄、洋芋里的开头汉字意识到这是外来物品,却不会去琢磨这三个不同的说法分别来自哪个朝代。

  但是看着“秦”字开头,那肯定妥妥是秦朝推广的东西,能在日常生活中帮大秦刷足存在感。

  至于这些东西是不是外来的,重要吗?

  太子殿下发表指示:

  “庶民只需要知道这是大秦的功绩就可以了,不用知道东西具体是西方来的还是南方来的。”

  只有学者才会研究物品来源,尤其农业学者。毕竟对作物进行培育改良可能要去原产地搜寻类似的作物,进行杂交等操作。

  不要紧,这些都在农业研究类的书籍里记录了,有需要的可以自行购买。

  始皇一边听着太子的侃侃而谈,一边翻看着农事官的奏报,依旧没怎么往心里去。

  这些农事官确实很懂控制变量。

  太子只是教了这么个法子,他们恨不得把所有变量都控制一下。比如浇水多少、施肥多少、气候变化、土质差别等等。

  控制变量法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就会发现,可以琢磨的搭配太多了。

  所以春耕在即,闷在家里研究了一个冬天怎么分配试验田的农事官们,纷纷来信表示官田不太够用,请求多批一点。

推荐文章

连人带号穿进游戏后[综武侠]

黑白之间的仁王君

社恐真的能攻略威士忌组吗!

当书突然有了意识

万界BOSS聊天群

我靠氪金养成mafia公司

对首领宰一见钟情之后

二次元渣男事件簿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在大秦当完美太子

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

上一篇:连人带号穿进游戏后[综武侠]

下一篇:cos日呼的我穿成了教主的弟弟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